大发2020最实用邀请码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大发2020最实用邀请码 > 新闻动态 >

陈赓1953年哈尔滨街头遇阻,促官僚作风整顿
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18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1953年6月,哈尔滨街头上演了一出小闹剧,陈赓将军的车被一名交警硬拦下,对方还跳上车要司机送他去公安局。这事虽小,却牵出大问题,最后还推动了当地整顿官僚作风。

那天上午,哈尔滨街头车不多,陈赓坐轿车正往市政府赶。他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开学事忙活。这学院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军工,当时东北刚恢复工业,交通秩序也在慢慢建立,可有些坏毛病还没改掉。陈赓这趟哈尔滨之行,本来是为学院筹备,谁知道半路杀出这么一出。

在路上,一名交警突然站路中间,挥手让停车。司机停稳后,这交警二话不说拉开后门就坐进来了,直接指挥司机去市公安局,还说时间紧得很。车里的警卫员看不下去,想说两句,却被陈赓拦住了。他啥也没说,就让司机继续开,顺便捎上这交警。

车开着,这交警还不老实,开始翻车里的东西,连陈赓带的小物件都给拆开了,看那架势跟习惯了一样。陈赓全程盯着,但没吭声。等车到了市政府大楼,交警一看不是公安局,立马不乐意了,大声问司机为啥不去他说的地儿。

陈赓没搭理他,直接叫警卫员进楼喊哈尔滨市长吕其恩下来。吕其恩刚上任没多久,听到消息赶紧下楼。陈赓指着交警就把事说了,说这人滥用职权,随便拦车,还要求处理。说完,他留下交警和吕其恩,自己继续去忙学院的事。

吕其恩听完,觉得这事不简单。一个交警就能在街上随便拦车,还硬要人送他,这背后是官僚作风在作怪。基层都这样,其他部门估计也好不到哪去。他借着这机会,搞了一次针对哈尔滨官员的整顿行动,强调纪律要严,类似毛病不能再有。这次行动效果不错,当地行政作风改了不少,办事效率也上来了。

陈赓这事处理得低调,但影响不小。他的哈尔滨之行,本来是为哈军工筹备。这学院的来头可不小,得从他1952年从朝鲜战场回来那会说起。那年6月,陈赓刚从战场回北京,他在军里是出了名的幽默,但打仗可一点不含糊。朝鲜战争里,咱们军队装备跟对手差太远,技术人才也缺,武器修都得靠外援。这让高层下定决心,要自己培养军事工程人才,国防得靠自己。

1952年6月23日,毛泽东在中南海见了陈赓、周恩来、朱德和彭德怀,几人聊起了建军事工程学院的事。陈赓讲了朝鲜战场的教训,说装备不行害死不少人。毛泽东听完,拍板让陈赓负责建学院,目标是培养能搞先进技术的军官。学院名字就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,简称哈军工,陈赓当院长兼政委。

建学院可不是小事,选址就是头疼问题。陈赓一开始想放北京,资源好整合。但苏联顾问奥列霍夫建议放哈尔滨,说那有国防项目,学生实践方便。陈赓觉得有理,就把校址定在了哈尔滨。这城市工业底子厚,适合搞工程教育。1953年4月,学院基建开工,9月就开学了。陈赓那段时间老跑哈尔滨,协调各种资源。

学院建设快是快,但宿舍一直不够。苏联专家回国后,哈尔滨有个大和旅馆空着,这地方设施齐全,原是中长铁路用的。陈赓看中了,想拿来当宿舍。1952年11月5日,他带着报告回北京找周恩来。周恩来当时在开会,陈赓就在门外等着。会议空隙,周恩来去洗手间,陈赓跟过去把报告递上了。周恩来问咋回事,陈赓说为学院建设。周恩来二话没说就批了,还开玩笑说这事得记进传记。11月7日,大和旅馆就交给了哈军工,宿舍问题总算解决了。

这地方成了早期学生的住处,学院也顺利运转起来。哈军工当时很牛,综合海陆空军的工程教育,在亚洲都算拔尖。陈赓还结合苏联建议,把专业搞得很全。但人才短缺一直是个大难题,新中国刚起步,军事工程专家太少。陈赓四处找人,先从浙江大学调了数学老师卢庆骏。浙大一开始不放人,陈赓派人去解释国家需要,校长苏步青才同意。卢庆骏来了后,帮着搞数学应用,作用不小。

更难的是找弹道专家沈毅。这人原是国民党少将,起义后帮建兵厂,后来在民航总局贪污被判死缓。陈赓觉得他技术厉害,能用,就争取让他戴罪立功。后来沈毅来了哈军工,负责翻译资料和教弹道,一边改造一边干活,1959年还得了特赦。陈赓还调了其他专家,比如工程兵领域的唐凯。哈军工慢慢成了亚洲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。

陈赓为这学院真是拼了命,1961年因为心肌梗塞去世,才58岁。他在的时候,哈军工培养了一大批人才,奠定了新中国军事教育的基础。回想那次哈尔滨街头的小事,陈赓不声不响就把问题摆上台面,推动了整顿,也让人看到他做事的方式,低调但有力。



下一篇:没有了